时间:2023-05-24 11:26:27来源:赵云经理
近些年来,各个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持续刷屏,让大家对于股权激励都有所了解。
比如小米拿出1.2亿元股权用于员工激励计划;海底捞15亿元港币做股权激励;继米线第一股、拉面第一股、火锅底料第一股等概念之后,杨国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正式拉开了麻辣烫行业冲击上市的第一步。
现实中,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想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激励员工,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实施成功就可以让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实施失败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今天长贝咨询就带大家来了解下,究竟哪些企业不适合/适合做股权激励?做股权激励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1什么样的企业不适合做股权激励
1.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一个企业如果账目上全是亏损,经营方向出现问题,管理僵化,那么这个企业很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企业只有具有一定的潜力,员工才愿意和企业共同奋斗,但企业经营状况极差,员工对企业的发展不抱有任何信心,自然不愿意进行一场注定失败的赌博。
2.劳资问题积重难返
如果公司长期存在严重的劳资问题时,建议企业暂且不要做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一个基础就是员工对公司信任度很高,愿意与公司携手走下去。
对于劳资矛盾突出的企业,应当优先改革薪酬体系,重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才能进一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3.公司没有合适的管理层
股权激励首先是激励企业的高管,这些人才是股权激励的核心,没有合适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就激励不到点子上。
因此,公司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缺位的问题,调整好企业是组织架构,保证做股权激励留下的是能为企业长远发展增值的优秀人才员工。
2什么企业适合做股权激励
1.处于初创期的公司初创公司
创业初期的公司缺乏品牌影响力,且因资金短缺,难以给出高薪,这时股权作为一种薪酬补偿可以有效的起到激励、留人的作用。
其次,初创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团队的稳定性决定着公司的成败,把股权分给员工可以很好的凝聚人心,让他们愿意留下来与企业一起共担风险。
2.处于快速发展上升期的公司
在这类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稳定建设人才梯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另外,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预期好,就不会认为老板是在给他们画大饼,也就更愿意出资成为公司的持股者,从员工转换成事业合伙人。
3.对人才依赖性强的公司
例如,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培训咨询公司等,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能否留住关键人才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因此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利用股权股权激励留住人才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相反的,对于那些垄断型、资本密集型企业或者对国家政策依赖性大企业来说,实行股权激励的意义就不明显。
4.连锁类企业
连锁类行业对股权激励很敏感,往往效果相当显著。有时候,我们会把企业设立的多个分支机构也视为连锁行业进行股权激励。
比如海底捞,采用店长制在全国开启近千家分店,这种就很适合做股权激励,让店长自己成为“小老板”达到激励目的。而店长下面更是设置了多层岗位职级,并配备明确的薪酬制度和晋升考核制度,更容易激发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
比如海底捞上市后首次实行股权奖励,店经理等1500余骨干人员获赠1.59亿股。
5.处于激烈竞争的公司
若主要的竞争对手率先实施了股权激励,那么对这样的企业来说,紧跟竞争对手实施股权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可以防止高管团队因股权吸引,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第二,将激励做到位可以有效的激发团队内部的积极性,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留存下来。
6.民企比国企业更适合做股权激励
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两权分离不明确,管理层权力很大,容易成为内部的实际控制人,在这种情况下推行股权激励,容易对其产生利用股权为自己谋求福利的怀疑。
所以在国有企业推行股权激励需要经过严格的制度设计,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然而在民营企业两权分离的前提下实施股权激励效果就明显很多了。
3做股权激励的三个关键
1.商业模式要好
企业是否有未来,或者说企业的商业模式如何,我们通常把它作为股权激励的必要条件。
如果这家企业的商业模式所创造的业绩不理想,或者这家企业的商业模式不能在未来为公司的发展带来爆发性的成长,这个时候做股权激励,要么是对经理人没有什么吸引力,要么就沦为一厢情愿的“忽悠”。
说白了,股权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让参与者把自己交给企业之后能够“赚大钱”。
2.管控模式要好
“管控模式要好”指的是公司治理的约束制度是否已经建立,企业管控模式的设计既要考虑到防止大股东黑小股东,也要考虑到防止小股东坑大股东,这是一个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不能忽视的重要前提。
在建立高效的董事会制度和内控体系之后,公司再实施股权激励,只有这样,股权激励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会发生经理人侵害股东和企业的利益的现象。
3.战略规划有延展性
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统领公司发展全局的作用。但很多企业对战略规划却不够重视或者说考虑得不充分。
残酷的市场竞争让他们养成了灵活善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考虑得更多的是战术层面的动作开展,而欠缺对战略层面的谋事布局。
考虑公司战略规划的延展性是指,企业老板要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个基本的战略规划,其中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
股权激励就是要建立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因为股权的变动往往涉及到重大人事战略安排的变动,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人才基础,还要充分预估到未来的成长型或战略引进型人才的规划情况。
综上所述,公司做股权激励一定要认清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草率地照搬照抄,然后等到出现问题了再“堵窟窿”,这样付出的成本往往是更加高昂的,也是不可取的。
上一篇:10个经典励志小故事,深思时刻
下一篇:学习“股权激励”后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