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别让“做不到”三字束缚自己的眼界与思维

时间:2022-01-06 17:57:52来源:赵云经理

  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性

  许多人会觉得自己并不怎么优秀,难以相信自己具有无限的能力,不少人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即便如此,稻盛和夫还是向大家强调:“请相信自己具有无限的能力。”

  明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大能耐,却因为激励而突然相信“自己具有无限的能力”,这的人似乎既不实在,也不靠谱。但稻盛和夫认为,对于“自己是否具有无限的能力”这个问题不要过于深思,宁可“不靠谱”一点。

  在工作中能够实现目标的人,是那些相信自己可能性的人。仅以现有的能力判断“行或不行”,就不可能挑战新事物,不可能完成困难的工作。人的能力通过持续努力,可以无限扩展。

  能力,重在磨炼与提升

  “能力”这个概念并非只限于头脑好坏,还包括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可以把能力定义为“为了再社会上生存而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比如,在现实社会上,身体健康也能视为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从未生过大病,也很少感冒,总是保持健康状态,那么与经常生病的人相比,完全可以说“他的能力更高”。

  如果大家对稻盛和夫所说的“能力无限”仍旧将信将疑,那么“能力会提升”的表述方式或许更容易理解。只要每天早晚坚持运动,就能把身体锻炼好;只要努力学习,就能使成绩提高。

  可见,不管事健康能力还是学习能力,抑或其他各种能力,都能够发展进步。如果能力没有提升,说明你没有磨炼它,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做起,努力磨炼自己的能力。

  “我具有无限的能力。它之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提升,是因为自己之前不具备努力提高能力的意识,所以要从现在开始努力。”这样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点滴积累+不断创新=真正的提升

  要想创造新成绩、取得新成就,就要相信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并且通过实践来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性。只有在平时脚踏实地积累,不断磨练自身能力,才能使能力获得提高和进步。

  在努力的同时,还要“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稻盛和夫时常强调“明天要比今天好,后天要比明天好,要时时保持创新精神”。不管是成就大事业,还是磨炼自身能力,这点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总之,首先要坚信“自身蕴藏着无限的能力”,然后每天积累看似平凡的努力,并保持创新精神,这样的话便能成功磨炼自身的能力。

   拥有“蜗牛上树”般的进步原动力

  在经济最为低迷的时期,企业家激励自己的营业部长:“现在咱们公司的订单很少,你要加倍努力,从客户那里争取到更多的订单。”

  而营业部长势必会找各种借口:“争取订单是多么困难”“当前的市场环境多么不景气”“不光是我们公司,同行都在苦苦支撑。这是大环境所导致的……”

  总而言之,营业部长的各种说辞都是在给“做不到”找理由。

  企业家听到这样的话往往会心软,觉得“经济形势如此严峻,争取订单果然很困难。我的要求或许是有点强人所难。”

  不仅限于公司业务,企业家在谈及公司发展方针时,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公司如果一直依靠现有业务,还能持续发展吗?时代在不断变化,虽然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家公司,如果一直固守着父亲的‘老行当’恐怕公司会衰败。如今的报刊杂志上经常提及各种全新的行业和投资项目,倘若条件许可,我也想参与。可直接没有相应的能力,公司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资金。说到底,这只能是做白日梦。”

  像这样,把所缺乏的条件在自己面前“堆积成山”,当然会让人立刻想要放弃。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要相信人类具有限的可能性,“先试试看吧!万一成功了呢!”必须抱着这样的积极态度追求自身的可能性。

  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确实很难。即便如此,也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放弃——“这个太难了,我们不可能做到的”,而要硬着头皮想办法——“只要一步步努力,应该能行得通”。

  这样一来,便能激发付诸实践的动力——“动手试试吧”。一开始取得的成果可能微不足道,但这种类似“蜗牛上树”的努力精神,正是发展进步的原动力!(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