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05:01:00来源:企业管理智库
企业家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哲学家,但应懂得如何从人性的角度去经营企业、管理企业。
在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树立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这是企业家应有的共性。
01、经营与管理是一个心理课题
所谓经营,就是如何来指挥由人组成的集团。所以,不观察人的心理活动,经营就无从谈起,忽视人心就无法经营。而制定目标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掌握人心的问题。
比如说,目标定得过高,但你依然坚持这个脱离现实的高目标,大家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怪。但是,当你不得已把这个目标向下调整,又会让大家认为:目标这东西是可以随便改动的,可以再下降一点的。
制定目标,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目标的具体高低。作为经营者,你心中首先要有一个“必须达到”的数字。经营目标就等于经营者的意志。下一步,就看你能不能把已经决定的目标让全体员工认可,让他们发出“好!我们干吧”这样的呼声。
毫无根据地提出高不可攀的数字,员工会没有信心。结果大家扫兴,士气低落。你个人的意志多强也不管用。这时要记住,企业经营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如何掌握人心”。
不止是经营企业,学校的老师,棒球队的教练,只要有人的组织存在,其中的成员想些什么,了解他们的心理,懂得怎样把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
经营目标需要体现经营者的意志,那么要提出把这种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意志,还是要靠由上而下地努力,过程需要经营者格外用心。
领导者必须开口:“明年让我们把销售翻一番吧!”“照之前那样下去,我们公司必然衰败,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只要做法得当,我们公司也能大发展。”
首先,社长要行动,要事先营造一种热烈氛围,就是一旦提出目标“今年要翻倍”,周围的人都很自然地响应:“让我们一起干吧!”突破现状,向新事物发起挑战!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愿望。但同时,人们又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说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意见,怕遭人议论。
往往集团的人数越多,人们向新事物挑战的欲望就隐藏得越深。由此看来,经营者应该具备一种能力,就是把人们内心持有的向新鲜事物挑战的精神诱导出来,让他们说出:“好!让我们试着干吧!”为此,你提出的目标必须明确而坚定。
中国的古典里有“天时、地利、人和”一说。即使天时、地利都好,决定性的因素最终还是人心。
如果多数人自发地求飞跃,要朝新的目标奋进,那么,即使有个别人一时消极冷漠,最终还是会被众人的热情所感染,形成整个公司团结一致、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的局面。
总之,经营与管理是一个心理课题。
02、“技术、心态、和谐”三点融合一体才能催生强大的企业
曾听到一位年轻创业者这样说:“公司只是人生的一个舞台,公司员工只需在某段时间,在某个舞台上,演出某个段落即可,他们没有必要在我的公司里永远待下去。”
也许他只是出于面子和倔强才这么说。但究其道理,事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如果作为公司基础的技术人才真的都不断辞职而去,想必公司马上就会分崩离析。
很多公司,确实是因为拥有领先的技术实力才处于较佳状态。但是,如果公司内部员工缺少相互认同的话,一旦公司在技术上出现停滞,公司就会立即丧失竞争力,进而瓦解。
有不少企业经营者都会自信地说:“我们的技术要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如果真能够实现这点,那对于企业而言当然是再理想不过,然而在当前这种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实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
事实上,那些只依靠技术优势取胜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脆弱,因为竞争对手一旦获得了更加先进的技术,那么这类企业的这种技术优势会在一夜之间丧失殆尽。
一个强大的企业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具有优势,其综合实力也应该具备同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在技术实力、营销能力、员工心态、企业内部成员关系等所有层面上保持良好状态,才能够始称强大。
仅靠某项技术立足的企业,迟早会随着这项技术一道陨落。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摒弃“唯技术论”的经营理念。
03、企业经营需要大义
京瓷成立的第三年,曾发生了一件令稻盛和夫烦闷的事情:
初次录用的11名高中毕业生集体来到办公室,跟稻盛和夫说:“我们入职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原来是这么破败的一家公司,我们对未来很担忧,实在没法安心工作,你要给我们保证定期加薪和奖金发放。如果不答应,那今天就全体辞职。”
据说,他们连血印盟书都准备好了,看起来是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
然而,当时的京瓷只是成立不久的小公司,稻盛和夫只好试着说服他们:“这些要求我很难做出承诺,大家齐心协力以求公司发展,好吗?”
然而,他们一步也不退让:“我们要生活,请给予未来的保证。”于是,稻盛和夫将他们领至自己的住处,促膝商谈,对话持续了三天三夜。稻盛和夫坦然:“虽然无法承诺未来,但肯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请相信这一点。若有背信弃义之事,任杀任剐。”
话已至此,他们也含泪点头,这场小小的内乱总算平息,稻盛和夫也松了口气。
然而,那一事件之后,稻盛和夫对企业经营做出了深入的思考:“作为经营者的我,实现作为技术者的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当初创业的初衷。但是,追寻技术者之梦想,不就有可能牺牲员工的利益吗?公司本就应该以保障员工及其家属的生活,使大家获得幸福为第一要义吧?”
于是,稻盛和夫决定将“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
正因为有了稻盛和夫“既非圆技术者之梦,更非满足经营者的私心私欲,而是为员工、继而为社会、为世人”的大义,京瓷公司的全体员工才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推进创造性的技术开发,继而多方面拓展事业。
所以,领导者首先应该明确集团应有之目标,即确立符合大义名分的企业目的,同时努力使这种目的为员工所共有,全体员工都乐于齐心协力为企业做贡献。(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