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8 05:01:00来源:企业管理智库
每到“金三银四”求职季,公司员工大量离职。不仅增加了公司的人力成本,而且导致一些工作业务无法顺利展开。
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知道,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就是做好人才建设。
马云曾说:员工离职无非两个原因:钱没给够,心委屈了。
总之就是没有幸福感。
那么,为了提升员工工作之中的幸福感、忠诚度,降低离职率(保证离职率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应当做些什么。
1、什么是员工幸福感
有人觉得吃饱穿暖就是幸福;
有人觉得金钱万贯就是幸福;
有人觉得受人瞻仰就是幸福。
幸福感是不同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启示:
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需要不同,要根据员工所处的层次,通过适当的管理手段,不断激励他们的士气,使他们实现所在层级的目标,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总而言之,在一家公司,员工感到幸福,是因为获得了实现目标的成就感。
我们根据需求理论归类出员工各层次的目标:
第一层:生活保障:固定工资,满足员工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层:安全需求:职位的保障,各类保险的保障。
第三层:归属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的接纳。
第四层:尊重需要:职称、权力、责任。
第五层:自我实现:能充分发展个人特长。
大部分员工加入一家公司,都希望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希望自己获得最大程度的回报。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并重视员工的个人目标层级,这是员工积极工作的原始动力。
2、帮助员工解决“为谁干”的问题
明确员工的个人目标之后,就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激励员工,达到早日实现目标的效果。
以下四点在人才管理中十分重要,做到的企业基本能稳定核心人才,实现企业内部自循环。
第一点,定名!
定名也就是让员工清晰自己的工作内容,制定工作内容细节上的标准,教会员工如何独立完成工作。岗位说明书是这步内容的载体。
岗位说明一开始并不需要做得太细,做得太细反而累赘,员工做不到。
当然也不能做得太概念化,最好出一个岗位的标准。有标准有数据,而不是凭感觉。
例如销售岗位职责要做好市场分析、销售计划、价格策略及推广计划、代理渠道建设管理、销售总结分析等。
第二点,定利!
公司的利益分配要清晰明确并兑换及时。
根据不同岗位,选择相应的薪酬结构,包括提成、分红、股权;
例如与公司核心高管谈股权与分红;
与营销及产品人员谈提成和管理奖;
与基层员工谈工资,谈晋升。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通过清晰的标准与结果来打造正向的绩效文化,以塑造员工正确的行为。
第三点:定权!
权力可以说是一种被需要、被认同、被欣赏的自我价值实现。
让员工有人员权——招聘、考核、辞退的权力;决策权——所负责工作的决策权,他们就能通过权力获得满足感。
有自主的权力,会让工作的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享受,很多人喜欢工作,其实是喜欢工作的过程。
第四点:定责!
相应的权力就意味着有相应的责任。
对于企业干部,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让他们看到企业的现状,理解为什么做,企业如何创造客户,他们的工作意义何在,拔高他们的视野。
明确高管责任要让他们能够站在企业家角度看企业,看自己的任务,认为自己的绩效将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他们才会承担起达到最高绩效的责任。
以上四点都需要管理者充分了解员工的特点、能力、特长,并让这些特质和分配的工作形成最佳匹配,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工作成果。
这样,员工也容易从高效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满足感、成就感、并得到锻炼,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个人目标。
3、企业文化的浸润
百度的使命是“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
百度的责任是”让世界更有效,让人们更公平“。
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能从中受益”。
谷歌的价值观是“一切以用户为本,其他自然接踵而来”,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企业文化体现了公司对顾客和员工的尊重,是一家公司的信念与追求;
企业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大家生活在其中,无法离开,虽然无法察觉,但是不可或缺。
好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发自内心认同并践行。
每一个企业都要做到,让公司的信念追求不浮在口号与贴在墙面,而是贯穿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去。
上一篇:制度比敬业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