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领证,万亿市场即将“起飞”?

时间:2022-10-12 16:00:22来源:赵云经理

  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领证,万亿市场即将“起飞”?

  近日,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获颁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航空工业将迎来怎样的爆发?

  从一个机型到一个产业 万亿级市场徐徐打开

  一直以来,大飞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它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制造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自动控制、计算机、高端装备等众多领域,可以说是现代科技的最高集成。

微信图片_20221012162932.png

  根据中国商飞预测,到2040年中国客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占全球比例22%,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C919的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市场运营,不仅关乎一个飞机型号的成功,而且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万亿市场。

  科技强国+国产替代 我国自主创新产业链生态格局渐显

  中国商飞按照系统集成度,拥有多层次的供应商,因此C919的国产化率也一直备受关注,甚至还引起过争议:即采用不少非国产零部件,到底能不能被称为国产大飞机。

  波音集团副总裁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人们都可以把买来的部件组装并让它飞起来,世界上就不会只有两家大飞机制造商了”。

  其实,在研发模式上,不仅是中国商飞,波音与空客采用的也是“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我国航空工业推进国产化路径更类似高铁模式,即:对原有国外成熟技术分解、仿制与吸收、改进及创新。

  而且,当前中国商飞的供应商中,合资和国内企业明显增加,其中包括不少国内上市公司、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体现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突破。未来,也将带动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入局。

  如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当前,我国已分四批公示927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区域分布东强西弱、阶梯递减态势明显。

  走“专精特新”路线的企业,行业垂直度高、专业性强,往往不受传统融资渠道青睐,资金、数字化、创新、市场等方面诉求更为急迫,融人、融钱、融资源的问题更加突出,单一的解决方案往往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亟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

  国家层面密集推出多项与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相关的举措,引导构建“专精特新”服务体系,壮大“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梯队,科技服务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创新资源+大数据平台”双驱动提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数字化解决方案,以资源支撑深层次服务落地的完整体系,实现区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可复制推广和市场化运营,助力区域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